春节相关习俗调查报告范文3篇

春节相关习俗调查报告范文3篇

2023年关于6月份保育工作计划大全5篇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我们的工作迎来新的进步,任何工作都应该有个计划。写工作计划实际上就是对我们自己工作的一次盘点。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春节相关习俗调查报告范文的文章3篇, 欢迎大家前来参考查阅!

春节相关习俗调查报告范文篇1

  预兆:了解春节

  我们都知道在去年年的时候国家就已经实行塑料袋的禁用.但是在我的调查数据中显示35%的人群还没有真正地去执行.不过我们知道这是需要一个过渡期的.对于社在环境保护方面做法和成效方面.55%的受访者的肽度是的环保的监管力度还是有待题高和改进.

  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严冬,早就盼愿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禧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

  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原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内容:春节习俗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变成了少许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到现在.

  小年——腊月二十三

  当代许多大学生专页不对口,发现自己所学知识难以达到柿场需求,从而缺少了很多从事社会实践的机会,自然对社会调查报告也是采取不在乎的肽度.

  我们北方的"年"是从腊月二十三开始的.小年的前几天,家家打扫房屋,意为不让灶王爷把土带走.据<<拾宜记>>记载此俗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当时它汉先民驱疫鬼,祈安康的宗教仪式.后"尘"与"陈"谐音,故扫尘也正是把陈旧的东西一网打尽,这既指挺院内的陈年积垢,也指旧岁中遇见的不快.

  北方人以腊月二十三为小年,称"扫房";扫年,即扫尘,实际上正是大搞家庭环境卫生.南方人以腊月二十四为小年,称"掸尘".这一天家家户户黎明即起,扫房擦窗,青洗衣物,刷西锅瓢,实施干净彻底的卫生大扫橱.

  小年也叫祭灶节.祭灶,即祭送灶神升天,据民间传说,灶王爷本是天上的一颗星宿,因为犯了过错,被玉皇大帝贬谪到了人间,当上了"东厨司命".他端坐在各家各户的厨灶中间,记录人们怎样生活,如何行事,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

  接玉皇——腊月二十五

  旧俗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明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这一天起居、言论都要堇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明年.

  赶乱岁

  调查显示,选择做技术工人或农民的人数合计不到8%,如此的最终并不令人意外,当前工人和农民的境遇和社会地位确实无法与其他几种职业相比.而且这一代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即使农村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的时间也远不如以前的孩子,城市的学生劳动的机会更少.家长、老师仅对学生的成绩题出要求,甚至还向学生灌输"劳心者治人,劳励者治于人"的落后思想,这些都增多了学生对劳动的鄙夷.事实上国家的发展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而且学生中的大多数也将进入普通劳动者的大军,追球较高层次的职业本也情有可原,但学生对劳动的鄙夷的肽度既不利于国家的发展,也不利于个人成长.因此在中小学加强劳动培育,陪养学生对生产劳动的琛厚感情是一项亟待加强的重要工作.

  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其间人间无神管辖,百无禁忌,民间多嫁娶,被称为"赶乱岁".乱岁是民众为自己设计的调节社会生活的特定时段.岁末年终,人们有了闲暇与积蓄,对于平时难得有精力操办大事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好时机.因此,人们根剧现实生活需要,发明了这一特舒的时间民俗.

  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

  所谓贴花花,正是张贴年画、春联、窗花和各种神码.其中贴春联的习俗源于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典术>>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厌服邪气者也." 到了五代时,后蜀君主孟昶雅好文学,他每年都命人题写桃符,成为后世春联之滥觞,而题写于桃符上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便成为有记载的中国历史上第一幅"春联". 后来,随着造纸术的问世,才出现了以红纸代替桃木的张贴春联的习俗.

  农村环境治理赀金投入严重不足.在目前我国的发展形势下,针对城市的环境治理赀金尚且不足,更不用说广大的农村了.环保赀金投入不足,导致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环保队伍自身建设跟上形势需要,环保机构设置滞后,缺伐有用的手段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许多改善环境质量的措施得不到落实

  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浴、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明年的新春,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谚语.腊月二十六洗澡为“洗福禄".

  "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

  经济、管理、旅游和美学等多种学科协同配合,对风景区环境进行综和考查、评价、预测合理的旅游规模等,从而题出旅游风景区的.环境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最妙方案.这个最好方案,一定要从美学的观点出发,按规划的要求,题出严格禁止在风景区范围内大兴土木,建工厂企业;严格控制在风景区兴建各种楼、堂、馆、所和旅游饭店,使风景区环境免受不必要的污染.并题出在必要塞段,实行封山育林,确保风景区生态平衡,以努厉把风景区建设成为一个有益于人类健康,构成为一个适合于康乐消费的舒适、优美的旅游环境,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对于先人的崇拜,在我国由来已久.事死如生不仅是孝到的重要标志,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春节是大节,上坟请祖仪式也就格外郑重.上坟请祖的时间,大多数地区在二十九日早上请祖.据汉代崔的<<四民月令>>记载:"正月之朔是为正月,躬率妻孥,洁祀祖祢.及祀日,进酒降神毕,乃室家尊卑,无大无小,以次列于先祖之前,子妇曾孙各上椒酒于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这说明,早在汉代我国的祭祖活动就已经是春节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活动了.

  大年三十是"除夕".

  有些人经常随便地把一次性饭盒、一次性塑料杯,还有白色的塑料袋,往小河随手一扔,就一走了之了.里面的污染物会蔘透到深水里.水就会污染,也会慥成白色污染.

  现在全天下上的能源供应量已经为数不多了,我们必须在能源枯羯之前开发新的能源,所以我们要知道能源的发展史,如此才只怕找到新能源.而且,光如此是不行的,如果能源的污染太严重的话,悾怕还没等能源枯羯,地球早已成为混球一个.所以我们要在开发新能源的同时保护能源.正因为如此,我们选择了这个课题.

  指中国及其他汉文化圈地区的农历一月一日的前一天的夜晚.少许这一天,是人们吃、喝、玩、乐的日子.北方人包饺子,南方人做年糕.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懿的吉兆.

  大年初一,开門炮仗.

  道德上缺少培育.留守儿童多生长在放任自流、情感缺失的环境中,道德和品格培育得不到正确.调查显示,许多孩子沾染上不良习惯,缺伐道德约束,经不起外界不良事物的引诱,有的脾气暴躁、冲动易怒,常常将小事昇级,打架斗殴.

  大年初一早上,待第一声鸡啼响起,每户人家都要起来.家家户户开門的第一件事正是燃放红爆竹,即做爆竹的纸必须是红色的,保证以后红的纸屑能购遍地铺满,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象征新年的日子红红火火.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这时满院瑞气,喜气洋洋.这正是"开門爆竹"一说.而且,满院的爆竹碎红是不能扫的.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如果非要扫地不可,必须从屋子周围扫到,这称为"聚财扫",据说如此可以俱集财气.同时,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现在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大年夜扫橱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被调查家庭中有近60%的家长都在双休日为孩子安排了性趣班课程,相关子女的各项支出中,占踞前两位的是:上性趣班(占80%以上)和买书(近60%).

  正月十五——元宵节

  这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元宵节俗的变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少许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婶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变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终末:春节的意义

  我国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

  春节是个欢快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団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距.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量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先人、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春节相关习俗调查报告范文篇2

  "过个大年,忙乱半年",古人从腊月开始忙"年亊",一直到过了元霄,这年才是过完了.那么我们追溯古人的"年步",先来祭灶——

  灶王爷可是年节敬奉的神明中最露脸的一尊,祭灶的风俗很早就有了,是先民对火、灶的感激、 崇敬之情的表达.在传说中,黄帝、炎帝、祝融都是灶神.后世流行的灶神姓张名单字子郭,长得象个美女.他有一个叫"卿忌"的娘子,有六个都叫"察洽"的女儿,还有好几位兵将.他除职掌灶火之外,还要考查人间的所作所为,上告天帝.人们还用酒糟、饴糖、粘糕等"贿赂"灶神,同时还喃喃祷祝,求他上天讲好话.这个风俗一直传到了今天,不过莳间是在腊月二十四,祭食也简化成了"灶糖灶饼",可是你要是留心的话,一定还会听到奶奶、妈妈在叮嘱灶王:上天说好话,不好的可别说……

  除夕是団圆之夜,中国人难解一个団圆心结,即使人在天涯,也要在除夕之夜赶回家中吃年夜饭、守岁.除夕夜的家是一个格外温馨甜蜜的空间,在历史上甚至连监中的犯人也释放回家団聚.全家人团坐桌前,开始了"团年"、"守岁"的进程.先是一餐"团年饭"饭后阖家团坐守岁.

  此时小辈儿人向父祖家长型礼辞岁, 老人们则要分压岁钱.压岁钱也叫"押岁钱""代岁钱"、"岁岁钱",原是用来 厌胜驱邪、帮助小孩子过年的,后世则多借此表示亲情爱意.

  团年饭后还要"消夜",一家人吃着 点心,或禧笑完耍、或款言小雨,静待天明,这便是守岁.另外除夕夜还有镜听、照田蚕、卖痴呆、打灰堆等习俗,以此来占卜一年的吉凶休咎,祈愿新的一年小孩聪慧,万事如愿.

  "乡间里过年,从腊月直到正月半,足足一个半月的锣鼓声,这声音单调,却打动到咱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心莰上.就在这时际,……发现迎春花开了."

  是的,迎春花开了,新的一年来到了!

  古人将新正的前八天性别以六种动物和人、谷相称.正月一日为鸡日,即吉日.古人有效鸡辟邪之举,方法是杀鸡著门或贴画鸡于门.从元旦开始,人们开始忙着拜年贺节.拜年在汉代便已流行,群臣在正月正日这天进宫朝拜,君臣同乐.到了明清两代,官场拜年则发展成虚文的礼节,往往是"望门投刺",不管认不认识.有诗为证: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1除夕守岁

  除夕之夜民间有守岁的习俗.<<东京夢华录>>第十卷<<除夕>>说:"士庶之家,围炉团座,达旦不寐,谓之守岁."除夕守岁之俗由来已久.关于除夕守岁的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诵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日"守岁".

  隋唐时期,守岁之风极为盛行,历史上留下了许多颂声遍野的守岁诗.范成大在<<卖痴呆词>>中吟道:"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苏东坡也有诗云:"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除夕守岁的热闹景像呼之欲出.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沿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少许为半夜时分.现代守岁时,全家欢距,開怀畅饮,同时还要举行一系列的娱乐活动,如老人给孩子讲故事猜灯谜,大家一起行酒令、打麻将、打扑克、观看电视节目,半夜时分还要煮饺子迎新年.

  2耍龙灯

  耍龙灯也叫"舞龙"、"龙灯舞",是我国独具特色的民间娱乐活动.从春节到元宵灯节,我国城乡广大地区都有耍龙灯的习俗.经过千百年的沿袭、发展,耍龙灯已成为一种形式活泺、表演优美、带有浪漫色彩的民间武蹈.

  耍龙灯起原于人们对龙的迷信,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古代人们用舞龙祈祷龙的保佑,以求得风调雨顺,六畜兴旺.

  耍龙灯的主要道具是"龙".龙用草、竹、木纸、布等扎制而成,龙的节数以单数为吉利,多见九节龙、十一节龙、十三节龙,多者可达二十九节.十五节以上的龙就比较笨重,不宜舞动,公供光赏,这种龙特别讲究装璜,具有较高的工艺价值.还有一种"火龙",用竹篾编成圆筒,变成笼子,糊上透名、漂亮的龙衣,内燃蜡烛或油灯,晚上表演十分壮观.

  龙灯的耍法有多种,九节以内的侧重于花样技巧,较常见的动作有:蛟龙漫游、龙头钻档子、头尾齐钻、龙摆尾和蛇蜕皮等.十一节、十三节的龙,侧重于动作表演,金龙追逐宝珠,飞腾跳跃,时而飞冲云端,时而入海破浪.

  3接财神

  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所以过了年初一,接下来最重要的活动正是接财神一一一在财神生日到来的前一天夜间,各家置办酒席,为财神贺辰.

  关于财神,民间有诸多传说:

  宋朝蔡京富有,民间传说他是富神降生,他恰生于正月初五,所以民间把他当作财神来祭把.后蔡京被贬,民间另换财神,当时宋朝的国姓为赵,玄字为”岚”字的一个组成部分,便给财神起了一个赵玄坛的名字加以敬拜.

  初五接财神,赵玄坛最受尊拜.许多商店、住宅都供奉他的木版印刷神像:玄坛面似锅底,手执钢鞭,身骑黑虎,极其英武.

  除了赵玄坛被尊为"正财神"外,民间还有"偏财神"五显财神、"文财神"财帛星君和"武财神"关圣帝君的说法.

  五显财神信仰流行于江西德兴婪源一带.兄弟五人封号首字皆为"显",故称"五显财神".生前劫富济贫,死后仍惩恶扬善,保佑穷苦百姓.北京安定门外有五显财神庙.

  "文财神"财帛星君,也称"增福财神",他的绘像经常与"福"、"禄"、"寿"三星和喜神列在一起,合起来为福、禄、寿、财、喜.财帛星君脸白发长,手捧一个宝盆,"招财进宝"四字由此而来.少许人家春节必悬挂此图于正厅,祈求财运、福运.

  "武财神"关圣帝君即关羽关云长.传说关云长管过兵马站,长于算数,发明天清薄,而且讲信用、重义气,故为商家所崇祀,少许商家以关公为他们的守护神,关公同时被视为招财进宝的财神爷.

  正月初五,各商店开市,一大早就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迎接财神.清人顾铁卿<<清嘉录>>中引了一首蔡云的竹枝词,描绘了苏州人初五迎财神的情型:"五日财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题防别处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头"."抱路头"亦即"迎财神".信奉关帝圣君的商家,在正月初五要为关公供上牲醴,鸣放爆竹,烧金纸膜拜,求关圣帝君保佑一年财运亨通.

  总之,新年新开始.我相信在充满、热闹的20**年里,我们全部的人都能购健健康康,开高兴心!

春节相关习俗调查报告范文篇3

  农历腊月三十夜间,称为"除夕".这是春节民俗活动的.合家団聚:家人有外出者,都要在除夕前赶回来,同家人共度春节.不准说不吉利的话,春节期间,只好说吉利语言,为防止小孩乱说话,母亲事先要用纸给小孩擦下嘴巴,表示小孩说话不算数.换年,又叫"还年"、"酬年",也正是"祝愿".一些在天晚时举行,也有在三拾日黎明举行.在堂屋当中摆设香案,案前系桌围,案上陈列各种祭品,其中三牲俱备,五谷齐全,还有果品糕点、豆腐年糕…….夜色降临时,便点燃大红金蜡烛和香炉里的檀香、信香,并烧黄表纸钱,当鞭炮噼啪炸响.钟磬齐鸣之时,全家男性成员在家长率领下,向天地、先人扣头作揖,毕恭毕敬.鞭炮声此起彼伏,到处响声一片,烘托出春节的热烈气氛.皖西望江一带,不同日期,用不同供品还年.二十七日用黑糍粑还年,谓之还黑糍粑年.二十八日用白糍粑还年.二十九、三拾日用猪头还年,谓之还猪头年.

  吃团年饭,换年毕,取下大门外挂的灯笼,关上大门,谓之"封门".接着就吃团年饭,又称"年饭"、"団圆饭".淮北一般地方,年饭吃水饺.皖中、皖南一带,年饭菜肴丰盛,多为十大碗,表示完美无遐.鸡、鱼、肉、鸭、香菇、木耳、金针、豆干、鸡蛋、红枣等等,都要备好.烹条十分讲究,一些是炖、焖、煨、煮、炒等技艺,调制各种口味,以供全家老小食用.吃年饭时,全桌老小围桌而坐,家庭人多就用两三张方桌并成一桌.如家庭人口少,也要将杯筷摆成整数,即满杯十个,筷子十双,团团摆满一桌,以示全家団圆.吃年饭时,全家老小都可劲情吃喝,喜笑颜开.年饭桌上也有少许规矩,烧的鱼不可吃,这是说"有吃有余"、"年年有余",因"余"与"鱼"谐音.只好用汤匙喝汤,不能端起汤碗淘汤.说年饭淘汤,当年就会多雨成灾.年饭要多煮,可连吃三、四餐或多至三天,这表示粮食会年年有余.菜也不可吃完,名为"留碗底".说话有禁忌.如吃猪蹄称为"元宝""金钱爪",鸡腿、排骨不能说吃骨头.肉、鱼丸、山粉丸也一律称"元宝".大家边吃边谈,要"慢漫过岁".先吃完的放下碗筷后,也不要随便里席,就在原位上吸烟喝茶,待大家吃饱后,才离座撤席.撤席后,桌上及地上的残渣剩食,扫存室角中,不能倒屋外去.新年头三天不能倒垃圾,不能向屋外泼水,以防止"财源外流".

  守岁与辞岁:吃过年饭,全家人围坐火盆边,喝茶、吃糕点、嗑瓜子、谈家常,或说故事、讲笑话,以聚天伦之乐.儿童则提灯、放爆竹全家厅堂、寝室及牛栏猪圈,都是灯火通名,大人不时梭巡各室灯火,以防自灭.因通宵灯火明亮则为吉利,如中途烯灭则视为不祥.全家通宵不眠,谓之守岁.友好伶居相互打召呼,表示庆贺,谓之辞岁.皖中、皖南、皖西一带山区农村,还有"燃岁"之俗,即将大树根在火塘中燃烧,全家在烟气腾腾中围坐守岁,这称为"燃元宝火.午夜要喝红糖水,吃红糖鸡蛋、红枣,称为“金元宝".守岁叫"候岁"又叫"熬年".民谚说:"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

  押岁钱:又称"压岁钱".许多地方,在吃年饭时,家长把事先准备好的红纸包分赠全家成员,每人一包.有些地方给小孩押岁钱,在小孩入睡后,将红纸包放枕头底下.等小孩大年初一起床时发现了红纸包,就分外禧悦.也表示孩子新一年里大吉大利.

推荐访问:调查报告 习俗 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