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茶馆读后感600字3篇,供大家参考。
《茶馆》里有的对白能引人一笑,但是这笑中更多的是苦笑,是无奈的自嘲。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茶馆读后感600字【3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茶馆500字读书笔记 篇一
在假期中,我找出了爸爸珍藏的书《茶馆》。《茶馆》是老舍的著作,里面写了一个掌柜和他的茶馆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叫王利发的人,因为丧失了父亲,所以他二十岁就当上了裕泰茶馆的掌柜。在这个茶馆,你没事有事都能待很久。可是,好景不长,大清的警察宋恩子吴祥子天天来捣乱,搅得生意一塌糊涂。好不容易等到了民国,宋恩子吴祥子的儿子居然也当上了警察……
裕泰茶馆一天不如一天,悲剧就天天发生:先是妻子被车撞了没人管,又是伤兵天天来搅生意,最后竟然让刘麻子给要走了。最后的一天晚上,老掌柜叫来了朋友秦二爷、常四爷一起说起了自己的遭遇,朋友走后,老掌柜将常四爷拣来的纸钱点燃了。一会儿,就火光冲天,老掌柜依然坐在哪儿,他想起了年轻的时候……
《茶馆》这部小说看后总是叫人悲愤不已。为什么可以让小唐铁嘴儿、小刘麻子、小宋恩子、小吴祥子这样的家伙过得有滋有味,天天不愁吃不愁穿。而就不许像王掌柜、常四爷、秦二爷、松二爷这样的大好人过上好日子?这种世道也太不公平了,但那时的人们又能说什么呢?
一锅老汤、一壶酽茶,一幕震撼人心的人间悲喜剧在百年老店“裕泰大茶馆”里上演,演绎着老舍先生蘸着沧桑写出的旧时代里黑暗的一页,把一幅沾满了人世坎坷的老北京历史民俗画卷生动地展示在读者面前,留下永恒的记忆。
《茶馆》读后感 篇二
在阅读老舍的著名戏剧《茶馆》之前,我不曾了解,建国前的社会是什么样子?阅读之后,我才真正透过这面沧桑历史的古镜,了解到那些年的不太平。这部话剧以北京的裕泰大茶馆为地点,以清末到军阀混战再到抗战胜利这段时间为时代大背景,向我们展现了那个水生火热年代的冰山一角。
话剧共分为三幕,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出了在不同时代下,裕泰大茶馆的不断改良,书中几位主满分作文网人公(王利发、秦仲义、常四爷等人)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和最终的结局,带给了我很深的感触。
裕泰大茶馆的王利发,二十二岁就当上了茶馆的掌柜,他精明,有些自私,而心眼并不坏,为了让裕泰茶馆在时代下生存下去,他费尽心思,不断地改良,从茶馆改成公寓,从长凳改藤椅,再改回条凳,他一直是一个老实的人,为了自己的茶馆,会去讨好他人,他只是希望儿女能健康长大,但面对没钱给王小花买白面的事,也无能为力。他是关心家人的,在茶馆即将被占之际,他毅然决定让家人们离开,最终自己吊死在茶馆中。
秦仲义是王利发的房东,他是一个阔少,主张维新,想用开工厂来救国,他十分有野心,在二十多岁时就决定卖掉自己的资产,开大工厂,但最终却被国民党政府拆掉了自己倾注了所有心血的工厂,剧中有一段台词可以概括他工厂的遭遇:“日本人在这儿,说什么合作,把我的工厂就合作过去了。咱们的政府回来了,工厂也不知怎么又变成了逆产。”这部戏剧让我明白,人民要想过上好日子,必先有一个好政府,要为人民着想,要不然就是再怎么改良,也只是越改越凉了。
苦难成为世代中国人灵魂觉醒的镜子,透过镜子,我看到了希望……
茶馆500字读书笔记 篇三
说到老舍,我们崇拜他,也追求他的经典作品。作为新中国第一个“人民艺术家”,他的作品《骆驼祥子》、《四代同堂》、《茶馆》等都是令人难忘的代表作品。
这次经朋友推荐,有幸读到了老舍先生创作的剧本《茶馆》。
虽然这是一部戏剧,但本书是用无声的倾尽全力地展示着其话剧文字版本下的精彩魅力值。
这本天津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1月1日推出的《茶馆》一书其实是汇总着老舍笔下的《茶馆》和《龙须沟》两个话剧剧本。
《茶馆》讲述了北京城里有个裕泰的茶馆,在三个标志性时期的变迁。看似很小的茶馆,浓缩了中国一个时期巨大的历史变迁。
通过对茶馆里每个人物的语言描述,有一个纵向跨度的历史和社会变迁。从小到大,从点到面,从细节到整体——这样一个来来往往的小茶馆;这些人物的来来去去;如此多样化的一群人;这样的一个大茶馆的小社会诠释。
经典作品以最直观、最生动、最原始的文本展现在我面前。虽然读这样的剧本缺乏一些直观的感受,但我认为这样的描写也是一种美。这种美属于静态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虽然没有演员的肢体语言,但是文字无声胜有声在书中得到了完美的展现。
曹禺曾说过:“一台词一项任务,演绎着人生的悲乐——”通过阅读这样一部经典的剧本,我感到灵魂受到了一次宝贵的洗礼。我真的很喜欢类似这种老舍的代表作,我觉得这样的书值得一读和收藏。